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单元练习 >>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郭国昌
      古人云:“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优美的诗篇。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诗人要在真善美的表达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练习
  黑龙江2014年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人教版)
  2014年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2014年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一级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必修一检测训练(单元一、二)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1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1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1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1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单元检测试卷
  2011—2012学年度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
  201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
  2011年贵州省务川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单元考试语文试题卷
  南康中学人教版必高一修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南昌外国语学校2010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新闻单元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西安市灞桥区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考试试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实词梳理ppt课件
  龙海二中08-09学年人教版高一年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
  09-10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科必修一检测考试卷
  2009-2010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必修1、2背诵默写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文言文部分)
  2009年湖南高中水平考试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检测题
  龙山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学分考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