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江西省吉安市2017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吉安市2017届高三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慧与道德
肖群忠
智慧总是与伦理道德相关,道德智慧是智慧的主要形式。智慧是知识、德性与境界的统一。道德与智慧的结合,就成为智德。智德不仅是西方的“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之首,而且也是孔子所讲的“三达德”,即知、仁、勇之首。道德智慧或智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人生觉解。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天道、人道都有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自觉。比如,儒家有“三才”之说,天居于上,地承于下,而人居其中,与天地合德。因此,人应效法天地的某些特性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的人生态度核心就是这样两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容待人。这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精神。只有对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才会信奉、弘扬自强精神、厚德精神。如果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那就不会重视道德。可见,道德智慧首先是对人生大道的觉解,它可以从根本上决定我们人生实践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选择。
价值澄明。用“澄明”似乎已经在说一种道德智慧的境界了。实际上,作为一种动态过程的道德智慧,也可以说是不断的“价值澄清”活动。道德智慧的价值澄明不仅包括认知评价上的“价值澄清”活动,而且还包括实践意义上的价值选择。光有认识不能落实为实践,还不能把道德智慧坚持到底。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道德选择,如道义与利益、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道德智慧就是在人生日常行为和关键时刻都能作出符合道义的正确选择。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人的最大利益,但当它与道义发生严重冲突,不能两全时,儒家鼓励人们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倡导并坚持“义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