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罗迦诺的乡村》说课稿
《罗迦诺的乡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永年县第八中学的白燕晓。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迦诺的乡村》。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预设。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罗迦诺的乡村》选自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乡村与城市不同风貌,能开阔学生眼界。其中《桃花源记》、《社戏》、《哦,香雪》、《北京立交桥》等四篇课文既有幻想,又有写实,展示出乡村的美好与都市现代化进程。《罗迦诺的乡村》则描绘了欧洲国家瑞士的一个小村落。通过学习本文,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异乡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多一些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在朴实平淡的语言中体味作者对那里喜爱、向往的感情,从而丰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字词;能从风景、人物等方面概括乡村的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具体景物描写和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把握人物特点,激发积极情感,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由于本文写作年代距今天较远,所描述的欧洲人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又十分陌生,因此将理解作者对这里与世无争、不受拘束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我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有比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表现自己,尤其在采用活动单的方式后,能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讨论中,但在问题回答的准确度和深度上还远远不够;其次,学生语文功底较为薄弱,在朗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上有待提高;另外,这篇散文在时间上、空间上都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差距,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除背景知识介绍外,还需要求多读。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讨论法
对作者感情的理解,要求学生赏析重点语句,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讨论,畅
谈看法,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
2、点拨法
对人物特点概括等难把握之处,我会适当点拨以拓展学生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法上采用以下方法:
1、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法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活动单给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成果,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2、勾画圈点法
在阅读中勾画圈点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词句来理解乡村人的淳朴真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课同学们欣赏了清新朦胧的江南水乡夜景,认识了逐渐觉醒的北方山村台儿沟,今天我们来看看瑞士的乡村是什么样的呢?”
借助旧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瑞士风景图片,以“世界公园”、“钟表王国”、“永久的中立国”介绍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这里的自由气息。
(二)借助活动单逐步探究
活动一:了解背景,检查预习
先出示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并设置一个填空题,即对重点字词音形义的考察。
干戈 ( gē ) 未xī (晞) 提防( dī) 惊愕(è)
骤然(zhòu) 甫( fǔ )卸 一瞥( piē) yīn(殷)勤
动 zhé(辄 ) 一畦 (qí) 靴声橐橐( tuó)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恍( huǎng )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悠悠自得:(形容从容不迫。)
请不同学生板书、纠错,集体对照、改正。这一活动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背景知识,夯实了字词基础,为下面的文章学习做好铺垫。
紧接着引导学生看题目思考“假如要你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你会从哪几方面来写?”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找出罗迦诺乡村独特位置,说说这里环境怎样?
互相讨论,并记录答案和疑点。其中难度较大的有第二题中“作者的印象和感受”,一般能找出词句“浓郁的故乡气味”、“故乡一样的乡间”,表达不了所含“亲切熟悉”的感受;第三题中对人物特点概括不够完整。
针对以上疑点,在学生展示成果时,我会适当点拨,如“远在他乡的游子看到故乡一样的景色会有什么感受?”“作者在结尾提到‘没有欺骗’,我们来换个词语”提示后尽量由学生来补充出答案,进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在作者看来这里如故乡般亲切,体会到乡村人松缓无事、无忧无虑和他们的淳朴真诚。
这一环节利用表格的形式组织,清晰明了,要求学生通过勾画圈点找出关键词句来填充表格,进而带动对乡村风土人情尤其是人的淳朴、真诚之美的理解,从而解决本课教学重点。
活动三:品读课文,领悟感情
1、对乡村生活的松缓随便作者看法有什么变化?请找出相关语句概括说明。
2、朗读结尾处“人、动物、植物,好像站在一个行列上,人人守着自己的既不能减损,也不能扩张的范围: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这样,湖山才露出它们的雄壮。一片湖水,四围是默默无语的青山,山间的云,层出不穷地在变幻。有时远远驶来一只汽船,转个圈子,不久又不见了,与这里的世界好象不发生一点关系。”说说这里生活怎样?请结合第一题及时代背景,说明作者是否向往这样的生活。
本环节同样在小组讨论后展示成果。尤其对第二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学生在讨论中明确作者对这里喜爱、向往的感情。即在对重点句子的赏析、品读中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活动四:当堂练笔,拓展延伸 说到乡村,我们同学们都来自一个个美丽的小村庄,你的成长中,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导:可以写田间的嬉戏,可以写幼时的玩伴,甚至邻里的误会,要求语句通顺、情感真实,150字左右。学生在完成后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欣赏精彩之处。
通过小练笔,小处说锻练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大的方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增加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播放瑞士风景视频作结,学生在学习文本后欣赏优美画面,真切感受那里生活的自由、宁静,加深对文意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概括突出文章的两大内容,即罗迦诺的风景与人,这也正是令作者难以忘怀、充满向往的缘由。简洁明了,使学生更能明白主题。
罗 景物(自然 、宁静)
迦
诺 对自由、平淡、和平、宁静生活的
的 向往怀念
乡
村 人(疏散无事、自足自乐、
无忧无虑、淳朴真诚)
六 说教学预设
本节课以活动单方式,围绕教学重难点逐步展开,使学生在表格填充中感受乡村人质朴真诚,生活随意悠然;在深入文本、畅谈体会后理解冯至先生对罗迦诺乡村喜爱、向往之情。学生“主动”去学,教师“恰当”地教。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