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备课中心 >>二课课改高一下 >>高中现代诗歌鉴赏 >>

《断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4~5题。(共6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5、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答案:
4、B。这种理解,与原诗的意境完全不符。
5、A。参看其他选项的分析理解。


    
相关资料

  卞之琳《断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断章》教案3
  《断章》《风雨吟》ppt课件1
  《断章》导学案
  《断章》教案2
  《断章》ppt课件4
  《断章》ppt课件3
  《断章》ppt课件2
  《断章》wav音频朗读
  《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ppt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