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广东省 >>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刘根生
①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③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⑤“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⑥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⑦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
B. 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这种“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C. 美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技术讲究美感,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
D. 追求技术的诗意,要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尺寸的要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着技术的诗意,通过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诗意的重要性、可行性等问题。
B. 文章第④段以大树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C. 文章第⑤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技术诗意的特征,为自己的立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7年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月)语文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四所学校2018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普宁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18届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9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逐题详解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范文作文2篇(《美丽乡村,魅力中国》,《 倾听中国最真实的声音》)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年高考考前冲刺语文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2017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潮州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2017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
  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名校2017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一)
  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2017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