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山西省 >>

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它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但是,从历史上曲艺扮演的不同角色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看,由艺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在自身娱乐大众和化育世风等“本体”功能之外,同时兼有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知识观念的“载体”功能,更有孕育文学体裁与戏曲剧种的“母体”功能。
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族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可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再如,古人吟诵的诗歌和俗赋、演唱的宋词与元散曲,均是古代曲艺与文学一体发展的特殊产物;近代以来诸如评剧、越剧、吉剧和北京曲剧等等剧种的形成或创立,无不是在莲花落、嵊州落地唱书、二人转和单弦牌子曲等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脱胎发展而成的。凡此种种,均使曲艺功用远远超出了自身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娱乐与审美范畴。从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形成鲜明对照。可谓出类拔萃,卓尔不凡。
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只有真正明白了曲艺是什么,曲艺的艺术优长和表演擅长在哪里,才不致将传统继承搞成抱残守缺,将发展创新弄成南辕北辙;才会远离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的迷误,避免“改行”式的“改革”、“创伤”式的“创新”和“革命”式的“革新”;进而改变创作表演“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段、轻长篇,重表演、轻创作,重技术、轻艺术,重演员、轻伴奏,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重宣传、轻实干”的跑偏路径。最终通过对于自身传统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既返璞归真也返本开新,既礼敬传统也发展繁荣。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五地市2018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五校2017-2018学年高三联合诊断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阶段性测评(期中)语文试卷
  山西省2018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山西省五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四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怀仁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7年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
  山西省忻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三区(县)八所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开学联考语文试卷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9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逐题详解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范文作文2篇(《美丽乡村,魅力中国》,《 倾听中国最真实的声音》)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山西省孝义市2017届高考考前质量检测(5月模拟)语文试题
  山西省五校2017届高三联考(第五次)语文试题
  山西省运城市2017届高三4月份模拟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西省八校2017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