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普查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普查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版权所有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1教育网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王阳明之前,学者们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说的,知是知,行是行。而王阳明则认为,“知行一体”,知中就有行,行中就有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实际上,知和行是融在一起的,每个人关注的东西和每个人的兴奋点、喜好是连在一起的,这不完全是知的问题,这包含了每个人自身的感受偏向在里面。所以,知里面就有行,行就包含了知。平时做工作时,越是熟悉的工作,就越喜欢做。越是不熟悉的工作,就越不愿意做,甚至害怕去做,也是这个道理。简言之,一个人的行动当中包含着他本身的知识,知行是一体的。
这里面有一个真知与假知、真行与假行的问题。知行合一、知行一体指的都是真知真行。“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的弟子王龙溪曾阐发王阳明的思想,他讲:“天下只有个知,不行不足谓之知。知行有本体有工夫,如眼见得是知,然已是见了,即是行。耳闻得是知,然已是闻了,即是行。知非见解之谓,行非履蹈之谓,只从一念上取证,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常人可能认为,想对父母孝,就要了解到底什么时候要让父母暖和一点,什么时候让父母凉快一点,这都是知识,都需要学习。而王阳明则认为,若一个人真的想孝,并不需要专门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会。所以,这里面存在一个真知真行的问题。
王阳明主张凡事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一定要有生命的感受。知识是外在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可最后落实在生活中是整合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把外在的知识,经过自身生命的整合、认可,把它展现出来,这个生命的整合和统一的过程就是一个功夫的过程。日常生活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人在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