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广东省 >>

广东省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膩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刺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8届高考(5月)冲刺语文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5月份总复习质检二模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2018届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二)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综合训练语文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一)
  广东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3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级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四校2018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