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江苏省019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籍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
A.故事 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
B.故实 不刊之论 安居乐业
C.故事 不刊之论 安土重迁
D.故实 不经之谈 安土重迁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B.等到惊蛰——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C.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D.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上,孟浩然可谓名家。,。,,。,他的形象和经历代表着那个时代许多士人的共同命运和文化心态。
①隐逸情结使他倾向于后者
②他承先启后的诗歌创作丰富了中国诗歌的美学天地
③然而乡野诗人的身份和都城生活经历的特殊人生使他的隐逸具有不同于传统隐逸诗人的文化内涵
④在魏阙与山林的传统知识分子生存之路的抉择中
⑤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盛唐思想领域中的儒、道、侠并存的思想风貌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