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作家介绍 >>

吴趼人简介

吴趼人 (1866—1910),原名宝震,又名沃尧,清代谴责小说家,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 广东南海(佛山)人,号沃尧,出生于北京 ,因居佛山镇,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自称我佛山人。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成为近代“谴责小说”的巨子。 清末(近代)小说家。活跃在清代文学时期,
代表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等  。


吴趼人曾祖父吴荣光,曾任湖南巡抚兼湖广总督,祖父莘畲,官至工部员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补巡检。吴趼人幼年丧父,十七八岁至上海谋生,常为报纸撰写小品文,光绪二十九年始,在《新小说》杂志上先后发表《电数奇谈》、《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劫余灰》、《情变》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恨海》轰动一时,影响深远,1910年留下《情变》前八回未完而在上海逝世。


十九世纪末,随着清政府日益腐败,一批有爱国良知的作家,用小说这一形式对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谴责。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把这类小说归属为谴责小说,其中吴趼人所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成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另外三部分别是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吴趼人,又名沃尧,子小允,号趼人,亦作茧人,别署我佛山人、野史氏、老上海、抽筋、主人等,广东佛山人,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其曾祖父吴荣光官至湖广总督,祖父、父亲均为小官吏。吴趼人17岁丧父,家境窘困。1883年,18岁的
 吴趼人 吴趼人离家到来到上海,曾在茶馆做伙计,后又至江南制造局作抄写工作,月薪微薄。一次他从书坊上得到半部《归有光文集》,爱不释手,由此萌发了创作小说的冲动。
1897年,吴趼人开始在上海创办小报,先后主持《字林沪报》、《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1903)4月,他从上海转到《汉口日报》社任职。从这一年起,他致力于写通俗章回小说,在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杂志上发表,用“我佛山人”为笔名,先后写出《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等,反映现实,揭露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腐败与贪官污吏的贪婪残暴、营私舞弊等现象,文名日盛,成为多产的知名作家。 [1]  1906年,他担任《月月小说》杂志总撰述,发表了大量的嬉笑怒骂之文。此外,他还创办了沪粤人广志小学,主持开办过两广同乡会。
吴趼人最初居住在上海西门外,后迁入乍浦路多寿里,最后定居海宁路鸿安里。他在所居的门上,贴上标着茧暗二字的梅红纸幅,他所作的诗集,封面上草书《茧暗诗草》。这几个字的繁体字看起来好像兰闺诗钞,令人误认为出于女子手笔。但实际上他生性幽默,常常一言既出,四座倾倒,又狂放不羁,每于酒后论天下事,慷慨激昂,不可一世。因他性格耿介,不愿与权贵交往,曾拒绝清政府经济特科的考试,绝意仕途,只能靠卖文所得度日。
吴趼人一生清贫,常常囊中羞涩,由于生活贫困,工作劳累,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年仅45岁,死时身上仅有四角小洋,由朋友为其治丧。他的遗体先停放在闸北潭子湾广肇山庄,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焚化,骨灰埋在大场广肇山庄内,文革时,广肇山庄被视为四旧遭到破坏,吴墓也荡然无存。


相关资料

  歌德简介
  李斯简介
  叶绍翁简介
  魏征简介
  聂鲁达简介
  黄庭坚简介
  惠特曼简介
  易卜生简介
  卢梭简介
  张岱年简介
  王昌龄简介
  林觉民简介
  王佐良简介
  林焕彰简介
  杨成武简介
  赫尔曼·黑塞简介
  雪莱简介
  汤显祖简介
  马克思简介
  加来道雄简介
  柏拉图简介
  顾颉刚简介
  陶行知简介
  昌耀简介
  马南邨简介
  陈忠实简介
  屠呦呦简介
  林西莉简介
  贾谊简介
  杜审言简介
  吴趼人《恨海》阅读及下载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