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期末试卷 >>

金华市2018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省金华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āi)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ài)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丰致了。
B.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bō)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cén)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C. “肥皂”的名称出于皂角树,从前把它的荚(jiá)果捣烂蹉成丸子,用来洗脸洗澡洗衣服,现在用的肥皂是用油脂(zhǐ)和碱制成的,跟皂角树无关。
D. 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màn)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lòu)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辨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脉脉”应读mò,“丰致”应为“风致”。C.“蹉”应为“搓”,“脂”应读zhī。D. “露”应读lù,“辨护”应为“辩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际交往中,锱铢必较的人往往会走向苛刻极端,任何一点小小的矛盾都会被他们拿来大做文章,因而没人愿意与他们交朋友。
B. 上古时期,在文学产生之前,人们想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通过口头的交流。久而久之,一些简单的文学样式就随之慢慢产生。
C. 有些电影编导似乎认为,只要在影片中反应了现实社会中的重大矛盾,提出了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影片就具有了思想的深刻性。
D. 由于贡赋的收取,夏朝财力得到保障,越来越强盛,成为疆域辽阔的东方大国,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意为,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②化学反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绍兴2016学年苏教版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扬州市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南京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6年苏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卷
  浙江省三市年2016年高一下学期第11次联考语文试题
  温州市2014年苏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金华市2014年高一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苏教版)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2013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
  江苏淮安市2013年高一年级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如东县2013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测语文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13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丽水市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卷(苏教版)
  瑞安中学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浙江省宁波市八校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苏教版)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苏教版)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