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语言运用(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三、语言运用(共5分)
13.“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尼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班级组织去“尼山圣境”的研学旅行活动你参与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
材料二当下,不少机构纷纷推出研学旅行项目,有的旅游项目重新包装一下就变成了所谓的研学旅行。很多情况下,将旅游行程单当作研学手册,将“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当作研学的核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本该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变成了 老师或者导游夸夸其谈,老师在景点的讲解和在课堂上的讲授没什么两样,没有做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研究。
材料三通过这次“尼山圣境”的研学活动,我了解到,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此,2019年是孔子诞辰2570年,他的思想历经漫长岁月仍然熠熠生辉。沿着圣人的足迹,我实地感悟儒家礼乐文化,接受了思想洗礼,增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 ,研学旅行要避免“只有游没有学”和 “ 只有讲没有研    ”,因为二者都失去了研学的真正内涵。(2 分)
(2)材料三是某同学活动结束后的心得请据此将下面的对联补全。(1分)
上联:体悟儒风韵味
下联:    C       (只填序号)
A.指点千秋大业  B.携手诵读经典C.弘扬礼乐文明  D.咏唱风流华年
(3)右图是“尼山圣境”的宣传标志,请结合画面说明其创意(说出一点即可),不超过40个字。(2 分)

 
画面以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为设计理念,画面似篆刻盖下的一方印。以篆文的“尼”字,表示
“尼山圣境”。体现了汉字的传统美与千年传承的篆刻的完美融合。

出处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资料
1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基础积累(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3 《马说》《子曰:骥不称其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4 《点绛唇·兰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5 语言运用(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6 赵宗彪《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7 刘月新《美丽墓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题)
8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作文题目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