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二、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
              张贺      
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无论是语言、文字、风俗、传说,还是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正面临着流失乃至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全世界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
   ②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博物馆的藏品本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理应走出“深闺”,为社会所共享。但现实是,博物馆的展馆面积、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参观者的需求,也不可能把所有展品一股脑儿全拿出来展览。如何解决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分析短期停留和长期停留的参观者的不同参观模式,为治理馆内拥堵提供决策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有文字的展品、图版、威套的文物更感兴趣,驻足时间明显更长,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
  ④目前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应用数字拔求的成功经验不少,比如“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等,但与观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数字博物馆点击率很低,对非遗的记录还停留在录音录像的初级阶段。应当看到,当前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在故宫的参观者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源住民”;青年人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⑤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教字技术武装自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05版;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
A.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
B.文物保护需要打造数字化博物馆。
C.青年人要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
D.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跟上时代潮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第①段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源面临流失的现状为立论基础,提出论点。
B.第②段从突破博物馆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的优势。
C.第③段列举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事例,证明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
D.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数字技术能解决博物馆展馆面积有限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
B.现在VR技术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观众可足不出户,遍游天下。
C.大数据分析准确、简便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D.数字技术在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但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分析】本文开篇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源面临流失的现状为立论基础,提出论点,然后从突破博物馆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的优势,接着列举法国卢浮宫喝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事例论证了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观点,最后强调了观点,说明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教字技术武装自己。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结合文章第①段“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并结合标题和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
故选:A。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论证思路的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第③段列举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结合“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中“有可能”一词可知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未成为事实,B选项与原文不符。
故选:B。
答案:
(1)A。
(2)C。
(3)B。

出处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资料
1 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3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4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5 综合性学习(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6 古诗文默写(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7 《月夜忆舍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8 《旧唐书·房玄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9 林清玄《家有香椿树》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10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题目
 

    
相关资料

  乔叶《在桃花峪看黄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当家园只剩下一个籍贯》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