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福建省厦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厦门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小说的场面描写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场面描写大相径庭。传统小说家们普遍存在素描心态,如被誉为“三寸牙雕”的《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丁就还原了十八世纪末英国小乡镇的生活原貌;而现代主义小说家笔下的场面描写却往往回避世俗生活,他们倾向于拉开日常与艺术的距离,如《沙之书》中的时间与地点显然令人难以置信。
其实,不论是“素描”还是“回避”,本质都是“真实”问题。现代主义小说家们更认同“虚构”的真实,认为艺术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更真实,他们自觉践行“虚构”意识,以利于小说在这个时代保留艺术尊严。
“碎片化”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微博网页游戏、电梯视频广告、手机短信俯拾即是,我们的目光与注意力基本已沦为碎片这是“时间上的碎片化”。我们不停地从甲地到乙地到丙地,由一个秩序井然的表盘,走到随机飘动的云朵上,这是“空间上的碎片化”我们相信个人主义至上,自己的一只宠物狗的病病感冒,要大于成千上万陌生人的不幸,这是“社会结构的碎片化”。碎片无处不在,“虚构”的艺术因之更具现代性:将碎片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全新的场景。这些场景模糊又清晰,虚假又真实。
为了更好地表现“虚构”的真实,现代主义小说家综合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就结构而言,同样的内容,现代主义小说家们不再亦步亦趋地按照客观的自然时间来讲述,而以听觉、嗅觉、味觉,甚至潜意识的精神活动来组织情节。就人物而言,现代主义小说家们不再着力于刻画某个具体可感的身边人物,而是经由高度抽象概括,得出某一个可以象征人类共通困局的符号。相比于传统小说,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结构和人物更具内在的活力和弹性。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