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综合练习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假期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假期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针对“争”,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一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一种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
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老子的思想中,“不争”和“无为”是互为表里的,“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旧是最终的目标。
与老子相仿,孔子也始终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追求,认为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在《论语·里仁》中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为了平息或消除对一己之私利的争夺,必须要建立起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标准,要求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荀子则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一方面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另一方面则开出了以“礼”息“争”的药方,甚至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欲望,防止人们的争斗。荀子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韩非子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而且,他还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争”有着不同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在这里,“竞”“逐”和“争”是同义语。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耕地与财货的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主张用“法”“术”和“势”钳制并消除这些恶性的“争”。
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主张以积极的伦理和道德手段去制约甚至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而法家的解决办法则更依赖权力主体的强制性。
(摘编自王大庆《尚争与崇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代各家都提出“不争”的思想,对“不争”的阐述既关乎人的处世哲学,也着眼于当时社会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的现实需要。
B. 老子的“不争”并非一味消极退让,而是与“无为”互为表里,主张不妄为,不强争,以“不争”的姿态“争”,以获胜为最终的目标。
C. 在如何消除或缓解“争”的问题上,儒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相对积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情景式名句默写
  四川博睿特外国语学校高2018级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人教版必修五默写
  人教版文言基础知识(必修5)
  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选拔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
  人教版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人教版必修五情景默写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的四篇文言文情景默写
  高二周练语文试卷
  湖南省株洲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
  河北峰峰春光中学高二15、16班开学检测题
  湖北省必修五名句默写复习试卷
  人教版必修五背诵篇目每日检测试卷
  人教版必修五课本复习:字词梳理(一)
  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复习题:字音复习
  人教版必修五字音、字形归纳
  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五语文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文学名著练习
  2012年衡阳市一中高二年级六科联赛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湖南师大高二2012年必修5模块结业卷(人教版)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自测练习
  高二语文模块测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五)
  建阳二中2010年第一学期高二模块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综合复习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水平测试《语文》必修(5)文言文复习训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