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期末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
说明:(1)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一个人,不会发生礼的问题,只有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才会发生礼的要求和行为。礼仪本身是有差等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那就要从内心情感和交往形式上去寻求互相对等的因素,孟子指出:“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内心情感的对等表现为恭敬;交往形式的对等表现为辞让,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践行礼的要求和规范。
所谓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分别属于容貌和内心情感的范畴。然而,对于同一践礼主体而言,无论是貌恭还是心敬,都只能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中呈现出来,都是主体指向客体的行为。面貌与内心是统一的,内心敬重,面貌总会好看;内心鄙弃,容貌就会不那么好看。恭敬名为两个概念,实为一个内容,那就是敬的感情,即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重。孔子十分重视敬在礼行为中的意义,他从人与禽兽之别的角度,指出为孝必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重视祭礼和丧礼,却更在乎敬的内涵,《礼记•檀弓》记载弟子子路的回忆,“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敬有余也”。孔子甚至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在各种礼仪中,敬的情感最为重要,而国君的婚礼又最能体现敬的情感。国君亲迎新娘,既是爱慕又是敬重,把这种爱与敬的感情推而广之,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所谓辞让,亦称退让,“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辞让是与恭敬紧密相连的德性行为,其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在礼的迎送、授受仪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具体为“三揖三让”。“揖”是拱手致意,展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注,“三揖”是凡入门将右曲揖、北面揖、当碑揖。“三让”是凡升阶,宾主尊卑相同时,一同升阶;宾主尊卑不同时,则尊者先升。“三揖”作为迎送规定,有利于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三让”并不改变主客体的实质行为,辞让之后仍是尊者先升阶,该先升阶的人还是先升阶,其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浙江省嘉兴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徐州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卷
  “温州十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金华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苏教版高二年级暑期夏令营结业考试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义乌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期末复习集中训练(一)
  杭州市萧山区2015年苏教版高二上学期五校联考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丽水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模拟卷
  淮安市淮阴区2014年高二语文试题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绍兴市201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扬州市2013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2012年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金湖中学201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温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杭州地区七县(市、区)2012年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温州市十校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苏教版)
  扬州市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杭州市学军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