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期中考试 >>

山东省肥城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省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中国道路,离不开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的滚滚长河,在武王克商之后就出现了巨大转折,以周公、召公为代表的政府精英,及时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德治的为政理念,拨正了政体前进的船头,奠定了中华文明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基调,影响深远。
一个偏处西方的“小邦周”能战胜“大邦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文王之德,二是民心向背。正是文王集中体现了周人的道德传统,伯夷、叔齐、太颠等名贤高士皆往归之,深厚的民意基础业已形成。武王克商,虽有自身的道德感召,亦离不开万民的支持,武王东观兵,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牧野之战,庸、蜀、羌、琴、微、卢、彭、濮之人皆踊跃追随。殷周革命,使周人深刻意识到国运系于民心、民心不可违的道理,从而将民意与天意等同,不仅确立了“民惟邦本”与“德治”的理念,而且希冀将其作为精神资源永远流传。
在《尚书》中的《洛诰》篇中,召公认为夏、殷两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对道德没有敬意,昏庸腐败,暴虐无道。周人要想避免重蹈殷人的覆辙,“受天永命”,永远享有天命,就必须“疾敬德”,迅速地树立起敬德之心。《诗•大雅•文王》中的“自求多福”一语,反映了周人已有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文觉醒。周公把道德看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泰稷非馨,明德惟馨”,由此提出“德治”的理念,这是思想领域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德是抽象的概念,不具备操作性,故除了标明政府执政理想之外,很难在社会中贯彻。周公制礼作乐,是将道德理性转换成可以操作的行为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的体系,人人可以学习、操作、检查,使道德能真正贯彻到社会的所有层面。其终极目标是,“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国体”,达到天下大治。
儒家光大了周公礼乐教化的理念,将精神追求引进人生与社会之中,“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化认同。儒家提出的礼乐修身之道,以“仁”为核心,以孝亲为起点,树立起爱心,然后推己及人,推广到天下人。礼乐双修,旨在涵养德性,变化气质,具体而言,包括身与心两大方面:礼以修身,使自己的言谈举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孝感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黄冈市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鹤岗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靖远县2019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武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抚顺2018-2019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2019年四地七校高二下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萍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期中模拟训练试卷
  福建省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州市八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河北省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兰州2017-2018-2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