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王充闾《客子光阴诗卷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客子光阴诗卷里
王充闾
江南三月,丽景迷人。这里那里,氤氲着薄薄淡淡的轻烟浅霭,有时竟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座座村镇就浮游在波光潋滟之中。繁花,使水乡景色灵虚中透出几分烂漫,更加风情万种。层楼掩映间,紫玉兰秀色可餐,小桃红与黄金缕争鲜斗艳,那粉白透绿的几树繁英,分不清是李花还是梨蕊。参加作家采风团客游常熟古里,首先就被这绚丽的春光迷乱了双眸。
我想,如果可以把浏览景观比作展读诗卷的话,那么,此间,地地道道堪称是一轴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诗卷。早年读宋诗,记得一句“客子光阴诗卷里”的佳句,常常苦于那种情境无从体验,不意竟然于此得之。
书香,是古里的灵魂,是这座千年古镇的主题词;而诗卷则是它的展现方式。借用古代画卷分为引首、卷本、拖尾的说法,不妨把眼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看作是诗卷的“引首”。这里是古典美学的凝缩之地,到处散发着令人脱尘忘俗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幽深玄渺,古旧得仿佛同外间失去了联系。踏在润滑的苔痕上,似乎走进了时间深处,生发出一种时空错位的神秘感觉,说不定哪扇门吱哑一开,迎面会碰上一个状元、进士。粉墙黛瓦中,一种以书为主体的竹简、雕版、抄本这些中国数千年文明史进程中的文化符号,让他乡客子亲炙了瞿家五代在藏书、读书、护书、刻书、献书中所辉映的高贵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守望,体味到高华、隽永的书香文脉。难怪晚清的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当日登楼时曾慨乎其言:“假我二十年日力,当老于君家书库矣!”
堪资欣慰的是,这种文脉、书香,今天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如果说,铁琴铜剑楼这个“引首”是一篇阳春白雪的古体格律诗,那么,作为“卷本”的文化公园,则是一首充分体现大众化、人性化的现代自由体诗篇,同样昭示着文化的高怀雅致,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
文化公园凸显了历史名镇、江南水乡、时代文明三大主题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建造了评弹馆、文明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系列设施,集休闲、娱乐、学习、观赏、活动、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在这寸土寸金的江南小镇,不惜划拨出大量土地,建成如此宏阔的文化主题公园,足见当政者的胸襟博大、眼光久远。采风的作家们对此啧啧称赞。
这天正值双休日,广场上各种文化设施吸引来众多的村民。伴着《春江花月夜》的悠扬乐曲,有的老人悠然闲步,有几位妇女在练习太极拳。更多的青少年集聚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上网,他们听说著名小说家蒋子龙、叶辛、苏童、范小青等到场,一个个悄悄地离开座位,跑过来请求签名。而在评弹馆里,已经座无虚席,村民们正饶有兴致地听唱苏州评弹《孟姜女过关》。
最为动听的还是白茆山歌馆村民的自演自唱。年轻、健美的男女演唱者,不凭借任何音响,展放洪亮、婉转的歌喉,或对唱,或合唱,或独唱,举凡婚恋、劳作、节庆、民俗等人间万事、百姓心声,都涵盖无遗。那种烟雨溟濛、农歌四野,“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的动人场景,宛然如见。他们曾十上北京城、两进中南海,多次走出国门,为古里赢得了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 
作家采风团在古里的最后一站,是参观波司登羽绒服工业园。通过展馆接近实际的亮丽的风景线,形象地了解到这一世界著名品牌的奋斗历程和辉煌业绩,感受到融现代化工业色彩与文化韵味于一体的时尚旅游的真髓。徽商祖训“读书好经营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在这里得以发扬光大。书香古镇孕育、滋养了万千读书种子,而这些读书种子,又以其超人才智和非凡业绩,反转过来为古镇跨越式发展创造出不竭资源。他们靠名牌的影响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富有诗性的全新生态和源源不竭的动力,从而称雄世界,独执亚洲羽绒服生产之牛耳。
这是一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崭新诗篇,它相当于整幅诗卷的“拖尾”。
既云诗卷,岂可无诗?最后,自占《古里吟》三首七绝作结:
书香五代总痴情,独对芸编有至诚。不事杯觞不聚敛,一琴一剑证平生。
< align=right>——铁琴铜剑楼
白茆山庄载笔行,花光云影映波清。千年古调翻新谱,婉妙吴歌画里听。
< align=right>                                    ——白茆山歌
虽非姝丽亦倾城,举世传扬波司登。名款名牌饶创意,吴衣吴带总当风。
< align=right>——波司登世界名牌
< align=right>(有删减)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作家采风团行踪为线索,描述了古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体现了古镇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特点。
B.第三段引用晚清宰相翁同龢的慨叹,意在表现古人的好学精神,同时也侧面表现了铁琴铜剑楼藏书之丰厚。
C.今天的古里镇依然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这从古典乐曲、传统运动、山歌传唱以及青少年安静读书等处可以看出来。
D.作者自占的三首七绝照应前文描述的主要景观,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增添了文化韵味,升华了文章主题。
8.画线句中“古体格律诗”和“现代自由体诗篇”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9.文章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7.(3分)B
8.(6分)“古体格律诗”指的是藏书楼铁琴铜剑楼的特点,建筑古朴幽深,收藏千年古书,历史久远,文化气息浓郁,令人脱尘忘俗,充分体现古人爱书、护书的高贵精神;(3分)“现代自由体诗篇”则指文化公园的特点,即文化设施丰富多样,富有大众化、人性化特点,凸显以人为本、民生为上的现代理念,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的发达与幸福。(3分)
9.(6分)①标题引用古诗句,本意为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②把古里景观喻为诗卷(以引首、卷本、拖尾比喻古里三大景观),展现古里将传统元素和现代理念完美融合的特点,赞美了古里的秀美风光和文化底蕴。③文末三首七绝,再次体现“客子”(作者)沉醉于古里风光而吟诗作赋的热情。(每点2分)


相关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田汉《获虎之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巴金《苏堤》阅读练习及答案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经典语录
  王充闾简介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