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马说》《病梅馆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0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align=right>(韩愈《马说》)
【乙】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软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align=right>(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以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B、且欲与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约束)
C、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D、鸣之而不通其意(沟通)           其生气(抑制)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有名马(连词,即使)               B、马也(代词,这,这样)
C、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曲为美(介词,凭借)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C.正确;
D.有误,句意: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常见虚词的几种基本用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A.有误,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骈,两马并驾。于,在。称,出名。句意: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重点词:之,的。以,凭借。为,做。句意:又不是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能做到的。
答案:
(1)D
(2)C
(3)A
(4)①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又不是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能做到的。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出处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资料
1 湖北省荆门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基础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3 综合性学习(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4 《谒金门·春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5 《马说》《病梅馆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6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7 《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8 刘建超《干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9 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10 字音字形(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11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12 病句(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13 文学常识(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14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卢重斋遗事》《送徐子春往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虽有嘉肴》《秦观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潮阳区中考二模)
  《与袁六休》《与汤义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出师表》《容斋随笔·诸葛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桃花源记》《道德经》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容斋随笔》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
  《陋室铭》《项脊轩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冥有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济南市长清区中考二模)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天津市中考和平三模)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
  《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
  《富贵不能淫》《孟子·离娄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
  《出师表》《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
  《小石潭记》《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古文观止·阴饴甥对秦伯》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二模)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西城区中考二模)
  《鱼我所欲也》《文天祥千秋祭》 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苏世长讽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惠州市惠城区中考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北冥有鱼》《逍遥游》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揭阳市中考一模)
  《爱莲说》《秋声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茂名市茂南区中考一模)
  《答谢中书书》《游庐山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