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3分)
①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青海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这里高寒缺氧,本来是一个不产茶的省份,而从青海穿境而过的茶马古道却使饮茶之风在这里盛行,千年不衰,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
②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日月山下。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春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在青藏线上的重要的茶马交易场所。
③熬茶,是青海人用茯茶来熬制的茶,深红色,有油脂状感觉,暖融融,还有点成和花椒味。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有两种颇受河渔人的喜爱:一种是松州茶,是四川松落地区出产的大叶散茶:另一大宗是获砖茶,其中又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其次为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调料有苹果、姜皮、花椒等等。
④此类茶的制作很别致,不像通常的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泡,而是先用石白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故又称之为“罐罐茶”。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表面黑粗且疙疙瘩瘩,极为土气。茶杯小了,不易散味,能保醇香。明代冯可宾《茶笺》道:茶壶以小为责,每宾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为得趣。
⑤熬时先将茯砖茶放入罐中,沏入开水,然后放到旺火上熬成褐红色的茶汁。对于注重茶道和茶艺的人来说,在泡汁而饮的茶中加入食盐或调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种饮茶方法,却是古色古香的“茶”。
⑥在熬好的茶里适量加一撮盐。因为茶的味是香的,而盐恰恰起了调味的作用。在茶里加入荆养,同时加入苹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这样煮出的茶,广泛应用于日常饮用和待客之中,因其在茶中没有调入牛奶,故又称之为“清茶”,相反如果在熬茶时调入鲜牛奶,则称之为“奶茶”。这种茶,甜中带成,浓而不腻,是促进食物消化的好饮料。
⑦从医学角度来说,茯茶还有去油脂油腻、降血压血脂、生津止渴解酒等作用,有降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在青海,与当地人一起喝茶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茶就是久负盛名的茯茶。
24.从全文来看,选文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5.选文第③段划横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第①段说“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选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熬茶文化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结合选文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24.【答案】总—分式    逻辑顺序
【解析】文章第①段总写了茶马古道使青海边区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然后以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为例,从文化交融和熬茶的配料、制作过程、泡制方法、用途与功效等方面加以具体论述,这是总分式的结构形式,属于逻辑顺序。
【考点】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5.【答案】分类别。说明了颇受河湟人喜爱的两种茶,使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由“有两种……一种是……另一大宗是……”可知,画线句子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颇受河湟人喜,爱的两种茶。
【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6.【答案】不能。“之一”表明“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的一条,并不排除其,他的文明文化传播途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先表明观点:不能删去。然后解释“之一”在句中的含义,即“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的一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把“之一”删去,所表述内容的意思就会过于绝对,不合实际。
【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7.【答案】从熬茶的配料、制作过程、泡制方法、用途与功效等方面作了介绍。
【解析】先将答题区间定位于第③至⑦段,然后结合关键词语“主料”“调料”“制作”“泡汁而饮”“作用”“功效”等概括归纳即可。
28.【答案】(独具特色的)青海熬茶文化
【解析】阅读全文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青海独特的熬茶文化,用此作标题即可概括全文内容。


出处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资料
1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秋瑾《满江红》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3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4 《怀疑与学问》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5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青海省中考题)
6 2019年青海省中考作文题目
 

    
相关资料

  胡文彬《寂寞林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王吴军《寒夜雁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加工食品差在哪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吉祥”中的理想与现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L型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为什么巧合无处不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我住的地方发现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非连续文本阅读(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卢涛《古榕酒香飘》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大陆滨海一带不仅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勇者不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汤素兰《春夜奇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论交友之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田垄深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平安报与故人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深耕心灵的土壤》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题)
  《惊天“波舞”》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题)
  《遇见“海绵青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题)
  《母亲的菊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题)
  《指纹——未来的万能钥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考题)
  谢俊芬《儿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最近一段时间,《龙岭迷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谈美感教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题)
  《夏津,有片古桑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题)
  《歌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题)
  《燕子筑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题)
  非连续文本阅读(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