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读文章,明确线索,理清主要事件。 

2.鉴赏并掌握文章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3.了解历史背景,结合文本,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核。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学习细节描写和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学习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齐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就近长征胜利的激情岁月--《长征胜利万岁》。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巍巍(wēi wēi) 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运筹帷幄(wéi wò)  

寒噤(jìn) 长途跋涉(bá shè) 

2.解释词语。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互诉衷肠:形容相互之间诉说对对方心底里的感情,通过诉说,大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恨之入骨: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二)初读课文。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标画重点信息,找到逻辑线索。 

明确: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使文章脉络清晰。 

思考2:理清思路,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哪些事件。 

第一部分(1-8)我们终于抵达了陕北吴起镇。 

第二部分(9-22)毛泽东指挥长征最后一仗——回击二马骑兵的吴起镇战斗。 

第三部分(23-46)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主席宣布长征胜利。 

明确: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宣布长征胜利。 

三、分析形象和写作手法 

思考3: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找一找。并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特点的? 

明确:邓小平。红军战士 

①  文中的邓小平是一个爱护战士、平易近人的首长。 

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从邓小平同志与“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邓小平同志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邓小平同志丝毫没有首长架子。 

②这篇文章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   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集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 

总结: 

(一)正面描写 

1.场面描写: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  

2.动作描写:如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3.心理描写:如“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直接写出了战士们的情感和心情。 

4.细节描写:如“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他扳着手指说……”等,写出了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每一个细节都不想错过的高度集中。 

5.语言描写:如与邓小平同志的对话,以及毛主席的宣讲。 

(二)侧面描写 

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  

思考4: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情感,辨别、标画典型的句子,体会这种写法。 

明确:本文是回忆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的意义宣布长征的胜利等事件。  

在记叙过程中,运用场面、运用、心理描写及侧面描写来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及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  

全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使全文中心突出,情感充沛。 

四、探究长征精神的内核 

思考5:从文中找出,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句子。并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 文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表述是借毛主席的讲话表明的。集中在第42段。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主席对长征作了高度而准确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论述阐释长征的功绩和意义 。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思考6:文本中体现的长征精神是什么?长征精神在今天还需不需要? 

明确:英勇不屈、不畏艰难、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等精神。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长征胜利万岁》ppt课件(20页)
  《长征胜利万岁》pptx课件(14页)
  《长征胜利万岁》ppt课件12
  《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之路艰难视频素材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ppt课件1
  《大战中的插曲》《长征胜利万岁》教案1
  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原文全文阅读
  《长征胜利万岁》ppt课件1
  《长征胜利万岁》学案
  《长征胜利万岁》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