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 >>

2021年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2021年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孟晓东


2020年新高考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共设五道小题:三道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道简答题。从考点来看,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题:内容理解分析题、信息筛选整合题、行文思路梳理题、概念外延判定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四类试题的解题方法逐一加以说明。


一、内容理解分析题


内容理解分析的考查,侧重表述“严谨性”的考查。选项多或是对文本内容的适度迁移和转换,即转述;或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整合综述;或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筛选概述。例如,2020年新高考卷第1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试题解析: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不管是“理解”还是“概括和分析”,均为对文本相关信息的概述、转述、评析,正确答题的关键是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发现、确定题干要求判断的选项。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的方式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只提到《禹贡》“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汉书·地理志》则没有。B项“是因为”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中看不出选项中的因果关系。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


参考答案:D


【方法指津】


解答内容理解分析试题的方法如下:


1.选项切片,标关键词。切片是将选项分为若干单位(一般以一个逗号为一个单位);标关键词是将各切片中的主干词或重要的修饰词、限制词标出。可以说,只要不是图表材料选择题,其余选择题的解答大都适用这种切片比对法。


2.回归原文,找对应点。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先找到文本对应的区域,再找出具体的对应语句或词语。


3.视情比对,确定正误。概括转述性强的选项要侧重比对信息的“有无”或内容要点整合提炼的一致性;评析推断性强的选项要比对对原文思想观点、事件性质等的评价恰当与否,或者根据原文比对选项前后间推理是否合理;“内容+意义”类的选项的比对既要注意比对内容概括的准确性,又要注意比对选项对意义、原因、特点等的分析是否有理有据。尤其要留意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夸大其词、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混淆时态、逻辑混乱等常见设误手段。


二、行文思路梳理题


虽然2020年新高考I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是非连续性文本,但命题者可以要求考生就其中的某一材料的行文思路进行。例如,2020年新高考I卷第5题: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试题解析:行文脉络是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安排与段落间的关系,也就是文章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阅读,理清各段大意,然后划分层次,然后逐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参考答案: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中的内容,说明了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起源;然后介绍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论述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最后总结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关系,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方法指津】


解答行文思路梳理题的方法如下:


读文本,知大概。大致了解材料的内容,如几个材料共同之处是什么,分别属于什么文体。


读题干,明指令。找准勾画筛选的方向,可以把几个题的题干、选项全部读一遍,大致了解试题考查的内容。


边浏览,边勾画。迅速浏览各个材料,勾画标注材料的关键信息点。如新闻的陈述主体、陈述的侧重点、新闻的价值信息点等信息。


理脉络,明思路。


据要求,拟答案。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然后”“接着”)“再次”“最后”等表顺序的说法。


三、信息筛选整合题


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同一主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往往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相关,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视角、讨论的焦点有所不同。故而,常常可以就此加以整合。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信息整合”,既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一般表现为不同材料的归纳概括与同一材料的归纳概括。例如,2020年新高考卷第4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试题解析:解答信息筛选整合题,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将按照题干要求搜索到的信息进一步加工、整理、归纳、总结,最后概括为表述严密、信息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本题要求“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答题时应根据材料中对“历史地理学”性质、特征的描述筛选相关信息,然后组织出规范的答案。注意: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答案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换;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组织作答,比如两问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1个或2+1个。


参考答案: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继承沿革地理研究的传统,是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


【方法指津】


解答信息筛选整合题,要抓好“三个步骤”:


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2.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


3.组织语言,归纳概括答案。


四、概念外延判定题


概念的外延,逻辑学上指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新高考对实用类文本中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要求考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有哪些加以确认,或是要求考生对某一对象是否包含在某个概念当中进行判定。例如,2020年新高考卷第3题: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试题解析:


明确概念外延的常用方法是分类别,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概念所包含的事物分成若干小类。例如,有些文章中列举出了某一概念所包含的对象,这就是从概念外延的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对于本题而言,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沿革地理侧重于地理变迁和历史重要地名,而“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不符合这两个特征。


参考答案:C


【方法指津】


解答概念外延判定题,要抓好“两个步骤”:


1.找到文中对概念的解说文字,理解概念的内涵。


2.根据概念的内涵,对选项进行逐一进行认定。

    
相关资料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高考复习:散文阅读的六类考题及对策
  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
  2018-2021年高考小说选择题
  高考真题小说阅读中的心理问题ppt课件
  高考现当代文阅读专项指导:散文阅读
  2022届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文学类阅读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题型解题指导
  高考小说类阅读答题技巧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析文本、把脉搏、促升格ppt课件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