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导学案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探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探究道家哲学思想的思辨性,分析老庄的哲学之道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名言: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些名言涉及到了哪两位古代文化名人?依据是什么?
                                                                                         
明确:老子和庄子
二、走进老子和庄子 
要求:速读材料,标画人物和人物思想的关键点
老庄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末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主张“天人合一” 和“清静无为”。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于他提出的“逍遥处世”之说,庄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飘逸灵新的一种洒脱。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