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汉末]《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是取首句为诗题;“一剪梅”是词牌名,规定了该词的形式。
B.“荷花”这一意象常象征着美好、爱情和高洁,“芙蓉”“红藕”均指荷花。
C.《涉》诗“浩浩”寓相思无尽,李词两个“自”道出对不解人情外物的怨怼。
D.《涉》诗的“忧伤”一直伴老,李词的“忧伤”无法消除,都极写忧伤之多。
15.两首诗词抒情方式有什么共同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

14.C“道出对不解人情外物的怨怼”错误,“花自飘零水自流”是说“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它既是写景,又兼比兴。“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正是表达她和丈夫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15.①均有直接抒情。《涉》诗“忧伤以终老”,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直接抒发相思之情。
②均借景抒情。《涉》诗借芙蓉、兰泽等意象抒情,李词借红藕玉簟等抒情。
③均借想象(虚写)抒情。《涉》诗着笔于想象的游子;李词“雁字回时”拟想雁归情景。
④借对写抒情。《涉》诗一二联写女子的相思,三四联写男子的相思,同心离居,对写彼此的相思;李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设想,也是对写双方的相思。
⑤均借设问方式,自问自答抒发情感。

相关资料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六国论》《教战守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谏逐客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晋书·李密传》《陈情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第三书》《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金陵怀古(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鸿门宴》《留侯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烛之武退秦师》《东莱〈左传〉博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相》《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道难》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书》《通鉴直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苏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阿房宫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屈原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赤壁赋》《君山月夜泛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劝学》《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前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涉江采芙蓉》《一剪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