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下 >>

《匆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有关朱自清生平事迹的介绍。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质疑导学
   1.出示课题,释题。“匆匆”是什么意思?
   2.根据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如课文中讲的是什么匆匆?是怎样的匆匆?等等。
   3.把课题“匆匆”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三、品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
   1.学习第1段。
    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开篇三个排比句,写出了自然界一些周而复始的现象。由此,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激发兴趣。
   2.学习第2段。
    读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思考:在这句话中,“一滴水”和“大海”分别比喻什么?如果去掉“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可以吗?为什么?
    “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3.学习第3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小组讨论:
     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你读懂了些什么?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谁能照样子补充上几句?
     全班交流。感受时间来去匆匆。
   4.学习第4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此时作者想到了些什么?文中的“做些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围绕“我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能白白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能什么也没做,什么贡献也没有”来说体会,谈感受。)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谈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有所作为。)
   5.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学完课文的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6.同学之间交流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读完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在品读课文时,除了读懂课文内容外,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从阅读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
  五、课外拓展
   1.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散文。
   2.把你喜欢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3.仿照课文写法,写写你对时间的感觉。

    
相关资料

  《匆匆》说课稿4
  名人珍惜时间的名言及珍惜时间的故事
  《匆匆》pptx课件(34页)
  《匆匆》问答练习
  《匆匆》知识点
  《匆匆》练习题
  《匆匆》课堂实录4
  《匆匆》课堂教学实录3
  《匆匆》课堂实录
  《匆匆》同步练习
  《匆匆》教案12
  《匆匆》教案11
  《匆匆》教案10
  《匆匆》教案9
  《匆匆》教学设计8
  《匆匆》教学设计7
  《匆匆》教学设计6
  《匆匆》教案4
  《匆匆》教案3
  《匆匆》ppt课件(10页)
  《匆匆》ppt课件(12页)
  朱自清《匆匆》阅读练习及答案
  《匆匆》读后感(2篇)
  《匆匆》教学反思(2篇)
  《匆匆》说课稿3
  《匆匆》说课稿2
  《匆匆》说课稿
  《匆匆》读后感
  朱自清《匆匆》flash动画朗读
  朱自清《匆匆》原文阅读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