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古诗词阅读 >>

《饮酒(其五)》《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奉贤区中考二模)

(二)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甲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______代哲学家__________。(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
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作者没有知己的孤独。
C.“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作者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
9.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6.饮酒(其五)(或:饮酒)(1分)      宋(1分)   周敦颐(1分)
7.(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3分)
8.A(2分)
9.不追求名利,热爱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2分)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分)


相关资料

  《关雎》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探究辛词豪放风格(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和董传留别》《记承天寺夜游》《臣自颍移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商山早行》《咸阳城东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理解
  《石壕吏》阅读理解汇编
  汤显祖《月山草堂四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陆游《朝饥示子聿》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李商隐《贾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逢入京使》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
  《塞上曲二首·其二》《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
  《观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
  《潼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枕上述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时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二模)
  《登幽州台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西城区中考二模)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
  《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题)
  《观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钱塘湖春行》《城东早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渔家傲·秋思》《塞下曲(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