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北京通州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从考古学诞生开始,田野考古就是考古的生命线。但是,作为一门致力于通过揭示过去启示未来的科学,与科技的不离不弃,也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②1921年袁复礼等地质学家对仰村遗址的发掘,揭开了我国史前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第一页,也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起源。
③1954年,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就希望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方法测定文物的年代。1959年,高能物理研究所仇士华、蔡莲珍被引进到考古研究所,筹建碳—14断代实验室。1965年,开始测定第一批标本的年代数据。1972年《考古》杂志复刊后的第1期,就公布了第一批测定年代数据。1977年,夏鼐发表了《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第一次根据碳—14的测定年代数据,进行了中国新石器文化谱系的探讨。
④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围绕这件中国冶铁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物,学者们对其使用的铁究竟是来自陨铁还是人工炼铁展开了讨论。最后,材料学专家柯俊带领研究人员先后采用了金相、X射线荧光、电子探针、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确定藁城铜钺的铁刃不是人工冶炼的铁,而是用陨铁锻成的。这一学术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田野考古越来越注意同相关学科的结合,科技在考古的各个环节发挥着巨大作用,为考古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植物考古成为探究中国农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