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吉林省 >>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二)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二)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均与之相关,如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衡阳雁”意象之所以生成,当与“雁不过衡阳”的观念有关。关于其成因,前人有几种不同说法:一是地势使然。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最南端即位于衡阳的回雁峰。古人认为回雁峰地势极高,阻挡了雁南下的进程,故而将衡阳当作大雁南飞之极点,但我们现在知道回雁峰的海拔实际仅有90多米。二是外形酷似。宋荦等人认为回雁峰的得名源自其外形如飞动之雁,明代胡贞开《回雁峰游记》中也解释为:“盖衡之七十二峰,从洞庭叠翠南来,奔八百里至湘江,而一峰夭矫回伏若雁之落。”然此种解释难与诗歌中的“衡阳雁”意象以及“衡阳雁断”等典故发生关联。三是气候适宜。《吕氏春秋•季秋纪》曰:“季秋之月,候雁来宾……是月也,霜始降。”因此有人认为回雁峰以南气候极热,不利于雁的生存。但此处的“霜降”乃二十四节气之一,只是用以记载鸿雁南来的时间,而鸿雁的迁徙实与其地是否有霜并无必然联系。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雁也确能飞至衡阳更南之地,据《会稽典录》记载,连越南也可见到大雁。既然如此,为何还会产生“雁不过衡阳”的说法呢?这应当与古人对雁的生活习性和九州边界的认识有关。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大雁春去秋来的生活规律,认为大雁于农历八九月间南来,十二月至翌年二月北归。他们对雁的认识虽然还较为感性,但也颇能与现代生物学知识相印证。因大雁的迁徙整体呈现出随阳习性的特点,《尚书•禹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卷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0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4月)语文试题
  吉林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2020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通化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桦甸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吉林省公主岭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德惠市九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桦甸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
  吉林省白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通化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吉林省松原市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吉林省2019届高三第六次考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延边州2019届高三复习质量检测(2月)语文试卷
  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