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期末试卷 >>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语文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疫之为病,历史悠久。据《中国疫病史鉴》载,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其中不乏十分严重的情况。中医人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在疫情的控制和疾病的治疗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中医是如何认识疫病的呢?
       受传统文化与认知条件的限制,古人在很长时期为其发病的怪异所迷惑,认为疫病是由鬼神所为。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这种蒙昧的观点逐渐发生了改变,进而出现疫病是由自然界“疠气”所为、与鬼神毫不相干的认识。如《礼记》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的记述,古人已认识到疫与气候异常有关。《素问•本病论》认为因天地气交异变,破坏了四时节序,影响万物生化规律,进而致疫病发生。明末清初的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此外,还有一种能致疫病的瘴气,又称山岚瘴气、瘴毒、瘴疠等,主要指南方山林中因动植物腐烂、湿热蕴蒸致病的毒气。上述疫病之源往往自口鼻而入,因而疫之致病多犯肺系与脾胃。
       古代医家认为疠气大都毒烈,但并非染之皆病。普通人是否感染疫病与毒性强度及染毒程度相关,更与人体正气有密切关系。同样环境条件下,正气亏虛的人更容易感染。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防治疫病的呢?
《内经》中确立的防疫基本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避毒,因疫性大都毒烈,在疫已至而未感时,“避其毒气”就成为简单实用的明智之举;二是养正,即顾护正气。后世医家还根据疫之种类与特点,摸索出许多避疫的方法,如选用芳香辟秽的苍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扬州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北京市延庆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泰安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广西贵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濮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