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凝结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中。在这里,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是指人和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认为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定位与诠释,也为化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同样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爱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道法自然。道家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的本来,反对人类随意违反自然的本性,强行干预世界。老子认为,人是在宇宙的演化历程中诞生的,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禀受天地之灵而成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