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岳阳楼记》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对应练习
< align=justify>一、字词解释(共20空,满分20分)
< align=justify>①越明年 越:
< align=justify>②百废具兴 具:
< align=justify>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 align=justify>④薄暮冥冥 薄:
< align=justify>⑤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
< align=justify>⑥去国还乡 国:
< align=justify>⑦春和景明 景:
< align=justify>⑧长烟一空 一:
< align=justify>⑨把酒临风 把:
< align=justify>⑩或异二者之为 或: 为:
< align=justify>⑪不以物喜 以:
< align=justify>⑫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归:
< align=justify>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 align=justify>⑭宠辱偕忘 偕:
< align=justify>⑮横无际涯 横:
< align=justify>⑯连月不开 开:
< align=justify>⑰浊浪排空 排:
< align=justify>⑱南极潇湘 极:
二、句子翻译(共5题,满分10分)
1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1.去国还乡,忧谗畏饥。
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共题,满分32分)
< align=justify>(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16分)
< align=justify>【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贫。日食齑①粥一角,勤苦读书,便以天下为己任。每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尝谒②相士问云:“能作宰相否?”相士云:“不也。”再问:“能作名医否?”相士讶之曰:“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曰:“惟宰相、名医,可以救人。”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齑jī: 韭菜的细末。②谒:拜见。③相士:算命的人。
2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求古仁人之心 求: (2)不以物喜 以:
(3)日食齑粥一角 日: (4)尝谒相士 尝: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B.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C.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D.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 align=justify>
(2)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27.甲文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哪一句?乙文通过哪两件事表现范仲淹的这一政治抱负?请简要概括。(5分)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1题。(16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纯仁字尧夫,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以父任为太常寺太祝。中皇佑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皆与从游。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 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振贷,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选自《宋史·范纯仁传》,有删节)
【注释】①肄业:修习课业。②牧地:放牧牲畜的地方。③振贷:赈济。④稔:庄稼成熟。
28.加点词解释。(4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微斯人:
(3)会秋大稔: (4)复何辞:
< align=justify>2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B.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C.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D.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30.翻译句子(5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虽近,亦不能遂养焉。
31.请根据乙文内容简要概括范纯仁的形象。(4分)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 align=justify>
【参考答案】
< align=justify>一、(共20分)
①越:到了;②具:通“俱”,全;③观:景象;④薄:迫近;⑤然则:虽然如此,那么;⑥国:国都;⑦景:阳光;⑧一:全;⑨把:持,执;⑩为:心情 ,或:或许;⑪以:因为;⑫微:没有 归:归依;⑬求:探求;⑭偕:一起;⑮横:广远;⑯开:放晴;⑰ 排空:冲向天空;⑱极:尽.
二、(共10分)
19.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0.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1.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22.为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3.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align=justify>三、(共32分)
< align=justify>(一)(16分)
24.(4分)(1)探求 (2)因为 (3)每天 (4)曾经
25.(3分)A
26.(4分)(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句意正确给1分,“微”翻译正确给1分)
(2)为什么之前问那么高的位置,而现在问如此低微(或:卑微)的呢?(句意正确给1分,“卑”翻译正确给1分)
27.(5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范仲淹少时勤奋读书,就把天下当做自己的责任。(2分)他的理想是当能救人的“宰相”和“医生”。(2分)
【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幼年时父亲去世,家境贫穷。每天只吃野菜粥一角,勤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他经常自己吟诵:“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尚未忧虑时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得到安乐后才可安乐。”他曾拜访相士问:“我能作宰相吗?”相士说:“不能。”再问:“那么能做医生吗?” 相士对此感到非常惊讶问:“为何之前问那么高(的位置), 而现在问如此低(的职业)呢?”他回答说:“只有宰相、名医,可以救人。”相士称赞说:“你仁心如此深厚,真宰相之才啊。”
< align=justify>(二)(16分)
< align=justify>28.(1)在……之前(2)(如果)没有(3)恰逢,刚好(4)推辞,拒绝
< align=justify>29.A。(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30.(1)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 align=justify>(2)(长葛县)虽然离家近,也不能实现我赡养(父母的愿望)”。
31.范纯仁天资聪颖,学习非常刻苦;孝顺父母;一身正气,维护百姓利益。
< align=justify>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