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陋室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二、阅读。(满分45分)
10.(8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①惟吾德馨  馨:            
  ②无案牍之劳形  形:             
(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             渔人甚异之
  B.何陋之有                 马之千里者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小大之狱
  D.公将鼓之                 宴酣之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本文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情操?
   
   
   
   
  【分析】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②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躯体。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A.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
B.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千里之马”的倒装;
C.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D.之:表陈述语气;/结构助词,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上,长到。入,映入。句意为: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主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可知,文章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能看出“君子”应具有的情操是: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答案:
(1)①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②形体、躯体。
(2)C
(3)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出处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资料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