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二年级上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片段2

 
  《坐井观天》课堂片段情景描述:
  教师: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1:小鸟说得对。
  生2: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众生笑)
  师(走近学生,面带微笑):同学们都笑了,你还认为青蛙说得是对的吗?
  生2嘟哝着:“青蛙说的是没错呀,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
  部分生附和、议论:青蛙说是没说错,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口那么大,可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说的又是错的”
  师:现在我们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天究竟有多大?出示大量课件并要求学生根据课件用“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的天。”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反思:
  教师本想以她的“微笑”想让学生自己说出“我错了”三字,但学生并不买帐,尽管没有了开始时那么有底气,但此刻学生仍在捍卫他的个性化的独特理解,尤其是部分学生的议论使这个生成问题越来越尖锐,而这个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恰是达成“理解成语的寓言”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此时能把握住这一美丽的“生成”,在明确青蛙说的是没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说这话根据是什么?再一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探究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这时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他们不由自疑:那么青蛙究竟错在哪呢?这时教师再一次引导组织学生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文本,成语的寓言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终身受益。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的生命活力和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
  案例中,教师的问题预设意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是预设的问题本身就缺乏逻辑性与科学性,而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上走。是将预设进行到底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答案进一步前进?这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关资料

  《坐井观天》pptx课件(33页)
  《坐井观天》作文续写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片段3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片段
  《坐井观天》练习题2
  《坐井观天》基础练习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坐井观天》评课稿
  《坐井观天》知识点
  《坐井观天》读后感
  《坐井观天》练习题
  《坐井观天》同步练习
  新编《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课文原文阅读
  《坐井观天》课堂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说课稿
  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1
  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1
  《坐井观天》ppt课件4
  《坐井观天》ppt课件3
  《坐井观天》ppt课件2
  《坐井观天》ppt课件1
  《坐井观天》教案5
  《坐井观天》教案4
  《坐井观天》教案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