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2.(1)进步: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不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部分人缺失诚信。
(2)参考示例:花鸟虫鱼笑迎宾客到 春夏秋冬喜看百花艳
(3)祥子 B 原著中祥子是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力车夫,他老实、善良、淳朴、木讷、勤快、吃苦耐劳,有美好的理想,他能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获得联合收割机的驾驶技能。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村里的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修建了设施齐全的公共厕所,合理放置了洁净美观的垃圾箱”分析可知:村民们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根据“开放了宽敞明亮的图书室,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文化墙上‘爱国、孝亲、诚信、尊老、爱幼’等宣传图片生动形象”分析可知:村民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根据 “举办了桃花节、芍药花节、荷花节、菊花节、梅花节、钓鱼比赛等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村民收入不断增加”分析可知:村民们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以上是小辉的家乡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进步表现。
根据““养猪专业户近年效益不错,但养猪场排污不达标,给周边河流造成污染;部分开网店的村民在网上卖假土鸡蛋和假蜂蜜,以次充好”分析概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部分人缺失诚信。这是小辉的家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足表现。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的内容要紧扣“游客中心”,要联系文中旅游给家乡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有注意对联讲究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的原则。
结合下联内容,“东西南北”四字名词,上联可对“花鸟虫鱼”或“春夏秋冬”;下联的动词性短语“齐助”,对应上联相对应的位置可以是“笑迎”或“喜看”;下联最后是主谓短语“乡村兴”,下联对应的也应是主谓短语,可以对“宾客到”或“百花艳”;下联的“兴”是平声字,而上联尾字“到”或“艳”都是仄声字。这样上联可以是“花鸟虫鱼笑迎宾客到”或“春夏秋冬喜看百花艳”。
(3)本题考查学生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分析,材料三中主人公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骆驼祥子》中,生活在农村的祥子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于是他来到了北平。他年富力强,在大城市里,祥子观察到城里有经济能力的人都希望以坐车来代步,他认为车夫是一个好挣钱的活儿,只是需要消耗点体力。他老实、善良、淳朴、木讷、勤快、吃苦耐劳,有美好的理想。通过三年的不断努力,祥子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买了一辆新车,他觉得人生通过奋斗是完全可以实现美好的生活的,这也使得祥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卖力,希望可以通过坚持不断地努力多买一些车子,甚至可以开一个车场。祥子原本就是一个人力车夫,喜欢拉车,他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定会获得联合收割机的驾驶技能,所以,他适合做一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员。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