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了四个理念:

一、自读课文“自读”的特点

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又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如何体现自读的理念,是我备课时思考的重点。九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议论文,统编教材跟老教材相比,不仅用两个单元来学习议论文,而且安排二、三、五总计三个单元进行议论文的写作,分量不可谓不重。而自读课文又在教读——自读——写作这三个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我们在教学时更是不可轻视。所以,先复习从前三篇文章中学到的读懂议论性文章的知识,再以这些知识为支架,指导学生学习本篇文章,就成了本节课的基本教学形式。

二、因体而教的理念

文选型的教材,由一篇篇独立的课文组成。这些文章,由于他们的共性而被编排在了同一个单元里,但每篇文章又有作为“这一篇”的独特个性。既读懂共性,又读懂个性,是我们设计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本篇和本单元其他三篇的共性就是都为议论性文章,个性则是在语言上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形象性,它的文体为议论性散文。所以只要抓住“议论性”和“散文”这两大特点来设计教学,就能够体现本文的文本特质,做到因体而教。

三、关注单篇文章在整个单元、整本书中的地位

在九年级上册中,有第二、第五两个单元的议论性文章。虽然两个单元的目标中都有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等要求,但显而易见,第二单元只要求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属于基础版。第五单元还有理解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体会议论文严谨、准确,具有逻辑力量的语言特点,以及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等要求,属于进阶版。因此本课的教学,就要指导学生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这4个方面来学习,又因为本文的论据不够典型,所以设计中只突出了其余三个。

四、体现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特点

作为一篇自读课文,虽然本课课后并没有拓展阅读的要求,但毕淑敏的散文不管是在文笔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同类的议论性散文也很多。所以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推荐给学生阅读非常必要。

本节课主要以指导自学的方式展开,学生学得较为充分,展示也非常积极主动。但由于学生对本单元的前几篇教读课文学得不够扎实,对诸如中心论点句的特点、议论文的结构等知识点不太了解,教师对相关问题的指导就多了一些,使自读课的特点有所削弱。可见,一个单元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教读课的基础打得越扎实,自读课文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读”。

    
相关资料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12页)2
  《精神的三间小屋》仿写作文(7篇)
  《精神的三间小屋》读后感
  《精神的三间小屋》思维导图(22张)
  《精神的三间小屋》知识点总结
  《精神的三间小屋》知识点归纳
  《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练习3
  《精神的三间小屋》字音字形字义及作品结构
  《精神的三间小屋》必记词语及解释
  《精神的三间小屋》闯关练习
  《精神的三间小屋》知识点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20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28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5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4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42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15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音频朗读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x课件(25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14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12页)
  《冬霜暖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训练
  《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练习
  《精神的三间小屋》ppt课件(33页)
  《精神的三间小屋》读后感(3篇)
  《精神的三间小屋》说课稿
  《精神的三间小屋》导学案2
  《精神的三间小屋》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3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