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课文练习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作业练习

(1)作者生平: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乐山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笔名        取故乡的沫水和若水两河合拢之意。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       。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            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郭沫若出版了诗集        《瓶》《前茅》《战声》《凤凰》等,是我国        的奠基人,是继        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其时郭沫若受         运动和         革命的冲击,决然从       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      的赞歌。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         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            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           和           的鲜明反映,是         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          ,充斥着         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二、诗作品读
(1)诗歌意象与情感表达:本诗中,作者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他怎样的内心情感?
 
 
(2)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本诗中,作者如何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来表达他的情感,选择两种手法进行分析。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过关测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练习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ppt课件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