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河南省 >>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承载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交流的智慧与情感。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人心,作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丝绸之路存在时间长达2000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是地球上路线最长、地理最复杂的交通路线网。丝路为我们带来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启迪。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一美丽的名字,被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并广泛运用。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早期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唐代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人们在这条路上通商、旅行、互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以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许昌济源平顶山2021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许昌济源平顶山2021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许昌济源平顶山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六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4月第二次质量预测(二模)语文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中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四)
  河南省2020-2021学年度下学年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202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南阳2020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0-2021年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卷(一)
  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逐题详解
  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6月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