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古诗词阅读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一)(共5分)
古诗词赏析,回答下列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 这首词以“________”为线索,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在反复品味与自嘲自讽之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12. 这首词以“却道‘天凉好个秋’”作结,有何用意?
 
 
【答案】11.     ①. 愁    ②. 对比    ③. 反复   
12. 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
【解析】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时所作的一首词,渲染了一个“愁”字,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可见,“愁”贯串全篇的线索。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少年”和“而今”的对比,“不识愁滋味”和“识尽愁滋味”的对比。另外,这首词连用两个“爱上层楼”,两个“欲说还休”,这是反复的手法。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少年时代,苏轼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为写“新词”,没有愁苦,勉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写成年之后,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却道‘天凉好个秋’”,意思是“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这句结尾十分含蓄,生动地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相关资料

  《关雎》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探究辛词豪放风格(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和董传留别》《记承天寺夜游》《臣自颍移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商山早行》《咸阳城东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理解
  《石壕吏》阅读理解汇编
  汤显祖《月山草堂四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陆游《朝饥示子聿》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李商隐《贾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逢入京使》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
  《塞上曲二首·其二》《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
  《观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
  《潼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枕上述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
  《时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二模)
  《登幽州台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西城区中考二模)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
  《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中考一模)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题)
  《观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钱塘湖春行》《城东早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渔家傲·秋思》《塞下曲(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x课件(17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思维导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同步练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课件(10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