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月考试卷 >>

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国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竞赛语文试题
  南安市2021年秋季高二第1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自主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
  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二语文(普高)测试卷
  邢台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瑞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上海市高二语文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试题
  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