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期末试卷 >>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启东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杭州市七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
  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
  天津市静海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九校联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上海市青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