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花园茶会
[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这真是个让人称心如意的好天气,晴朗的天空没有一片云朵。清晨,花匠早早地起来修剪草坪,把草坪打扫干净。就像得到了大天使的帮助,一夜之间,花园里上百朵玫瑰绽开了花苞,压得绿色的花枝弯曲下来。
“我们去花园看看吧,从后门出去,”劳拉对琼斯说,“我想知道凉棚搭好了没有。”
但是后门不能通过了,厨子和送蛋糕的人挡在那里。
“怎么了?”
“小姐,对面的斜坡下面有一些简陋的小房子,你知道吗?有个赶马车的小伙子住在那儿,他姓斯各特。今天早晨,牵引车把他的马吓着了,受了惊的马把他摔下来,他的头撞到了地上,没命了。”送蛋糕的人饶有兴致地讲着。
“他死了?”劳拉瞪大了眼睛。
“被抬起来的时候就死了,我到这里送蛋糕时,看见他们家的人正把他抬回去。他家里还有老婆和五个孩子。”
劳拉抓住琼斯的手臂,神色惊慌地说:“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给取消了呢?现在我就到楼上去和妈妈谈谈。”
希恩太太正在试她的新帽子。劳拉气喘吁吁地告诉了母亲那个不幸的消息。
“我们的茶会必须取消了,是吗?客人和乐队一来,就会被他们家听到,他们离我们太近了。”
劳拉没有想到母亲并不同意。“我的孩子,你应该合情合理地想一想。我们是在无意中知道这件事的。你回答我,如果那些小房子里有人生病死掉,我们不是也要照常过我们的生活吗?”
“妈妈,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冷酷了?”
“宝贝儿!”希恩太太拿着那顶帽子走过来,劳拉还来不及阻止,她就把手里的帽子戴在劳拉头上了,“好孩子,这顶帽子你戴正合适,简直是给你做的。我戴着有些太年轻了。你自己好好看一看,你有多漂亮!”她把小镜子举到劳拉面前。
“不,妈妈!”劳拉没有妥协的意思,她把脸转到一边。
“劳拉,你这样就太让人失望了。”希恩太太冷冷地说。
“我实在不明白。”劳拉站起来走了,她回到自己的卧室。一进门,就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漂亮迷人的姑娘,头上那顶装饰着金色野菊花的黑色帽子上,有一条长长的黑丝绒带子垂下来。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这样好看。她疑惑了,难道母亲说的没错?可是她又好像看见那个带着一群小孩,把丈夫的尸体抬回家的不幸女人。她决定等园会结束后再去考虑这件事。
随后受到邀请的客人们都先后到来了。乐队开始演奏。仆人都从房子里出来,走到凉棚下。草坪上有很多的客人在悠闲地漫步,一群朋友欢聚在一起,相互拉手、亲吻,开心地笑,真是太愉快了!
“姑娘,这帽子可真合适!”
“劳拉,你今天怎么格外漂亮啊?简直像个西班牙女郎。”
这个美好的下午像鲜花一样,怒放之后又慢慢合上花瓣。
所有的客人都告辞了,希恩太太看见桌子上还有许多吃剩的蛋糕、点心和三明治,不吃掉都会变质的。她又有了一个出色的念头。“我们装个篮子,把这些完全是好好的食物送给那可怜人。不管怎样,孩子们可以大吃一顿了。你们同意吗?而且一定会有邻居去看她,这么多的现成的点心该多好。劳拉!”她高兴地要跳起来,“到贮藏室把那个最大的篮子拿来。”
“妈妈,我们这样做恐怕不太合适吧?”劳拉说。她想,那个女人会愿意接受这些吃剩的东西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到底怎么回事?”劳拉赶紧把篮子拿来。母亲把东西都塞到篮子里。“你给她送过去吧,就这样去,不必换衣服了。”
这时候天色已经发暗了,在一个喧闹的下午过后,傍晚变得一片寂静。
她横穿过街道,走进狭窄的小巷。她低着头加快了脚步,头上那顶有丝绒带子的大帽子真是引人注意,实在不该戴来!算了,既然已经来了。就是这里,到了,没错。
劳拉感到异常紧张,真希望马上离开这儿!她走过去敲了敲门。
门开了,一个穿着丧服的小个女人出现在门口。女人说:“请进,小姐。”
“噢,不,”劳拉说,“我是来送东西的……”那个小个女人好像对她的话充耳不闻。“请走这边,小姐。”
劳拉发现自己到了一个破旧、狭小、低矮的厨房,里面点着一盏冒烟的灯。火炉旁坐着一个女人。她的脸浮肿而红胀,眼睛和嘴唇都肿着,看上去很可怕。劳拉只盼望尽快离开这里。她又走到走廊里,推开门就向前走,没想到走进了卧室,尸体就放在这里。
一个年轻男人躺在那里,正在酣睡——睡得这样熟,这样深,他的头沉沉地陷在枕头里,眼睛安静地闭着,这双闭着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了。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些茶会,篮子,装饰着花边的裙子,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眼泪总是忍不住要流。她是不能一言不发就走开的,于是她大声地哭了一声,像一个小孩子。
“请原谅我这顶帽子。”她说。
她没有等小个女人给她带路,自己摸索到门,走出去了。走到小巷口的时候她看到了劳瑞。
“你没事吧?妈妈很着急。”
“我没事。哦,劳瑞,我的哥哥!”她一下抓住他的手臂,紧紧地靠住他。“哥哥……”她抬头看着劳瑞,“你说,人生是不是,”她又说,“人生是不是——”可是,她又说不出来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人修剪草坪、搭建凉棚、送来蛋糕等细节,表明希恩家对这次花园茶会的重视。
B.送蛋糕的人向劳拉姐妹饶有兴致地讲述斯各特的死,表现了他对别人生命的漠视。
C.希恩太太虽未取消茶会,但能将剩余的食物送给斯各特一家,可见她内心的愧疚。
D.结尾处劳拉与哥哥劳瑞断断续续的对话,表明了斯各特之死对她内心的强烈冲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题为“花园茶会”,但对茶会的正面描写很少,意在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茶会前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B.小说不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借助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呈现主人公认识的变化过程。
C.本文语言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以自然随性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叙述氛围,显得沉着而不张扬。
D.小说始终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再现了希恩家花园茶会举办的始末,和斯各特家亲人死亡前后的场景。
8.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内涵。(4分)
9.小说多用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效果。(6分)

 

 

答案:

6. C  7. D
8. 劳拉漂亮的帽子与吊唁的场合格格不入,她为自己的唐突道歉。劳拉华丽的帽子象征着与斯各特家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她为自己家人的傲慢道歉。(4分)
9. 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希恩太太与劳拉之间的对比,以希恩太太的冷漠与虚荣衬托劳拉的善良;劳拉前后状态的对比,从对生活的懵懂混沌到对人生的觉醒思考,体现了劳拉的成长;环境氛围的对比,热闹快乐的花园和寂静狭窄的胡同的对比,表现了不同阶级之间生活境遇的悬殊;生与死的对比,青春美丽的劳拉和死亡沉睡的斯各特形成对比,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共6分)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