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广东省 >>

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一)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读《论语》,不难发现,孔子以快乐为艺术心理的基调,他认为,只有喜悦、快乐的情感才是艺术创作的正当的动力,也是艺术欣赏的最好的效果。但大多数诗论家、文学家与此相反,他们强调的是情感的另一端,认为愤怒和悲哀才是艺术创作的更常见、更正当也更能发生审美效应的心理动力。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举出一系列传世的作品,都是出于悲愤之情,并因此而生发出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命题——发愤著书说。
白居易《序洛诗》云:“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陆游也在《澹斋居士诗序》中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总之,在古代很多的诗人和诗论家看来,杰出的、伟大的诗作都是由于发愤而创作的,没有悲愤,就没有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好诗。怨愤是优秀的诗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心理动力。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语文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年级1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率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调研语文试题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2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二)
  广东省四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深圳市龙岗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2届六校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梅县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普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2022届高三第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