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期中考试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后来朱熹在《诗集传序》中对此作过描述:“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故以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可见周代统治者已经重视诗、乐(艺术、审美)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在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乐记》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指出,“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日积月累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当然,直到上世纪初,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人才借鉴西方,追随时代要求,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的美育观。力倡现代美育的第一人蔡元培1901年在《哲学总论》一文中率先引入“美育”一词,他反复强调,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又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对美育陶冶、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目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江苏省镇江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唐山遵化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邵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北省四地七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济南市莱芜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届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省六校协作体202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五莲、岚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北省协作体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江苏省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