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安徽省 >>

安徽省宿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宿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被打破,人们的生存方式、情感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亦随之变化,为城市文学的繁荣奠定了丰厚的现实基础。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城市文学却没有像城市发展那样迅速而成效卓著。
城市文学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缺乏创作上的传统。尽管老舍、茅盾、萧红、张爱玲以及“新感觉派”作家和“京派”作家们在细致描摹和立体呈现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市民的日常生活图景、城乡的多维参照对比等方面,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文学史经验和城市书写路径,但总体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长期仍是以乡土书写为重心。
以鲁迅、沈从文、赵树理等为代表的众多作家,都为乡土文学贡献了独特的范本,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表达范式。而城市文学在百年中国新文学史上并没有形成规模性文本和创作上的有序传承,导致作家们对城市的书写缺少可资参考和借鉴的范式。再加上当下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对其进行准确把握和立体呈现难度太大,而作家们或城市经验不够丰富,或审美兴趣不在于此,因而城市现实生活虽是一座文学的富矿,但如何开掘却成了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千差万别,城市的历史和底蕴更是一城一面,并不雷同。这些差异性只有在城市的整体意象中才能得到更为精准而鲜活的呈现,只有在整体感中,我们才能形成对城市的独特认知和深入体认。一些作品中出现城市的地标,比如街道、广场、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2022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考语文试题
  2022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第二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蚌埠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省六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8月月考语文试卷
  2021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1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2021届高三考前语文最后一卷
  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3月模拟(一模)语文试题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