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北京市海淀区202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
—、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国泰民安是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诉求和愿望,对生命财产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的安全需求也是人类的本能欲望。这种安全需求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奋斗中积累和凝聚的普遍性观念。安全是人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在一定意 义上,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安全需求发展的历史。现代安全的意义体现着人类的进步精神,特别 是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人类越来越把安全看作文明进步的基础。安全感和安全观念促使人类社会 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追求安宁、和谐与幸福,努力消除冲突、混乱与痛苦。正如黑 格尔所讲,安全作为一种普遍精神,使人类在和平的时候尽量谋求彼此福利的增进,即使在战争 的时候也要尽量减少破坏。安全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回,它源于人类的基本 需求,成为人类的终极需要和根本利益。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在自身的进化中不断促进着安全内涵和外延的扩大。人的安全感 首先来自于国家保障的安全。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民主 专政是国家安全的内涵所在,社会主义国家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职 能。国家安全主要是国家政权、主权、领土统一和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 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其持续处于安全状态的能力。这种国家安全不仅是全体人民追求的目标,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利 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的中国古训,当今世界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