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注重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礼乐思想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先秦时代,古老的礼乐制度便具有政治伦理的重要功能,在“孔子之时”一度发生了“周室微而礼乐废”的文化断裂现象,后经孔子和孟子等先秦儒家的传承和发扬,“诗书礼乐”逐渐成为礼乐文明的重要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礼仪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礼乐文化是被持续继承,同时又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礼”“乐”最初都来源于上古时期先民们对日月星辰、山川鬼神的祭祀活动,以此表达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为之注入德性内容以形成周礼。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援仁入礼”,提出礼乐教化思想。孔子倡导“恢复周礼”“为国以礼”,强调音乐对教化的重大价值,追求“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式的涵化、内化。《乐礼》开篇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在礼形成后,礼乐文化更多地侧重于礼乐之后的精神内涵,其功用不仅在于维护政治秩序,还在于移风易俗,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