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历届高考试卷 >>全国卷 >>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乙卷)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甲卷)
  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试题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乙卷)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甲卷)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甲卷)
  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卷试卷讲评pptx课件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逐题详解
  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逐题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
  2019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ppt课件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课标全国Ⅰ卷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逐题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
  2017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卷(余雯解析版)
  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解析版)ppt课件
  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解析版)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卷)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卷)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全国卷I)
  2013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