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舍身台
作者:戚继光
台在边墙绝顶,贯绳而进,日昃馁甚,咸买胡饼啖之,赋此。 
戚继光①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多。 
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①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长城沿线。②皤:白。 
【鉴赏】
       这首诗借写登临舍身台之事,表达了作者舍身为国的壮志,对那些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前途命运的权贵们进行了严厉斥责。诗的前二句表明作者一贯的志向。“曾作”,言诗人登台作诗、明舍身之志己非此一次,足见其志之坚、之恒;“意若何”,用一问句形式,言其登台心绪如潮,引出下面的无限感慨。接下去四句,写自己在镇守边关的军旅生涯中,头发变白、变稀了,却仍愿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掏流泉己自多”。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仰视到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却不愿有一点个人享受的将军的高大形象。最后,作者揭露了达观权贵们听歌看舞、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丑行,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对国事的忠心耿耿。 
其它作品
  
  
    
   
电脑版   版权所有 诗词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