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
作者:杨万里

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
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
眼边俗物只添睡,别后故人何似臞。
尚策爬沙追历块,未甘直作水中凫。




【注】①三吾:永州有港溪、峿台和峿亭,称为“三吾”,代指永州,杨万里时任永州零陵县丞②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世说新语·排调》记载:嵇康、阮籍、山涛等在竹林酣饮,王戎后至,阮籍便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③臞:消瘦。④爬沙:形容螃蟹行走很迟钝。⑤历块;形容良马行走神速。

【赏析参考】

“和”某人“韵”:按照其人来诗的用韵而作诗答和;“萧判官东夫”:萧东夫,名德藻,号千巖老人,福建闽清人,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判官是其官职名。

“离裾”:犹言离襟,亦即离怀、离情。首句交代了作诗之缘由,点明了地点(湘江)、时间(晓月)和事件(与友人离别)。“晡(bū)”: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这句接说,早来别后,去车已远,天色渐晚,犹自伫立望其踪影。力写惜别之情。

“合”:该当;是揣想意料之词。这句说萧德藻归去,一路上定有很多新诗句。“乘兴”:晋朝王徽之的故事:徽之弃官,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天,夜大雪,他醒来开户酌酒,四望皎然,因起而彷徨;忽然想念戴逵(其时戴在剡(shàn)溪),即便夜乘小船去访他。经宿才到。可是既已到门,不入而返。人问他是何缘故,他答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世说新语·任诞》)。这句问萧:何时乘兴再来访我?

“眼边”:眼畔;跟前。“俗物”:用晋朝阮籍的故事:嵇康、阮籍、山涛等在竹林酣饮,王戎后至,阮籍便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见《世说新语·排调》)杜甫诗:“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这句是说跟前多是些庸俗利禄之辈,令人无聊昏昏欲睡。以此见得越发思念诗友萧德藻。“故人”:指萧德藻。“臞(qú)”,瘦。“何似臞”,瘦到什麽样子了?这句写离别后,友人不知瘦到什么样子了?诗人与友人打趣,既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从“打趣之语”看出两人关系密切,友谊之深。

“爬沙”:爬,一作杷,形容螃蟹行走很迟钝。唐韩愈诗:“爬沙脚手钝”。“历块”:良马行走神速。《汉书.王褒传》:“过都越国,蹶如历块”。颜师古注:“如经历一块,言其疾之甚”。后以“历块”形容疾速。这句说自己的才力远不能和萧相比,尚不自量,要鞭策钝材来强追骏足。是谦词,又是壮语。

“直”:只,仅。“水中凫”:水中的野鸭。辛弃疾《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意思是:宁愿昂首作一匹千里马,也不愿作一只普通的水鸭随波逐流。

这句是说作者不甘心只做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表达诗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之志,与友人共勉。


其它作品
初夏睡起
春晴怀故园海棠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读严子陵传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过杨村
好事近
寄陆务观
念奴娇
伤春
水调歌头
晚风
晚风
武陵春
戏笔
闲居初夏午睡起
小池
晓出净慈寺
新柳
忆秦娥
昭君怨
昭君怨
过扬子江(其一)
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
桂源铺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暮热游荷池上
三江小渡
野菊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插秧歌
初秋行圃
秋凉晚步
最爱东山晴后雪
桑茶坑道中
夜寒独觉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风花
夏夜追凉
初入淮河四绝句
登凤凰台
腊前月季
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
舟过大通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诗词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