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胸怀、思想感情。
四、教学程序:
1. 导入:由毛主席的嗜好导入。板书课题。
教法、学法:激发好奇心,形成期待心理。
2. 明确任务:学生归纳学习任务,教师帮助确定。投影出示。
3. 导学过程:
A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边听边想。
(1) 从气魄上,整首词给你怎样的印象?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雄伟的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
(2) 内容。将上下阕内容各用一个字概括。
板书:上阕     物————江山
      下阕     人————英雄
江山和英雄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引)
江山为何令英雄崇敬?面对大好河山,英雄是何姿态?
师生分析:上阕 绘雪景之娇,纵横千万里,下阕论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因此:
   (3)表达方式:上阕:描写        下阕:议论抒情
(3) 讲解过渡句的作用
教法、学法:教师范读,学生听、思考,教师放映宇航员拍摄的长城、山脉照片,精讲点拨,感知形象。
B.文章又如何描写?怎样议论?
1. 指名读上阕。
(1)毛主席不仅会写诗作词,还会画画。他大笔一挥,展示给我们几幅画面?明确:三幅。一位同学读原句,另三名同学说说想到的画面。
提问:主席是怎样用笔的?
回答:先总写,再具体写,后小结。先实写,后虚写。板书体现。
女生齐读上阕。
教法、学乏:体味意境。
(2)质疑:“望”的位置在哪里?何以有这样的气魄?
(3)你怎么看出后三句是虚写?从“望”到“看”,视觉上有变化吗?
2. 读下阕。
(1)诗人评说历史人物,贯穿一个“惜”字。“惜”从何来?
(2)谁是风流人物?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插入对毛主席其人、时代背景的介绍。男生齐读下阕。
出示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配乐,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师讲述。探索感情。
C.深化拓展:
现在,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有新的感受吗?举例深入体会。
D.比较体验:
《沁园春.长沙》哪一句最震撼人心?
出示题板。
E.总结:鉴赏诗词的思路。
F.再品词的意境。放录音。
作业。
总体回顾,发散思维。
展开联想,鼓励求异:你由雪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总   实
                上阕   物——江山       分         描写
                                              总   虚
沁园春   雪                          评古        议论
                           下阕   人——英雄          
                                     赞今       抒情
抱歉:为什么板书总是在发帖时移位呢?请给予帮助。



    
相关资料

  《沁园春·雪》公开课ppt课件(26页)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沁园春·雪》公开课教学设计26
  《沁园春·雪》pptx课件(27页)
  《沁园春·雪》pptx课件(30页)2
  《沁园春·雪》思维导图、板书设计(12张)
  《沁园春·雪》教案25
  《沁园春·雪》pptx课件(37页)2
  《沁园春·雪》ppt课件(11页)3
  《沁园春·雪》pptx课件(66页)
  《沁园春·雪》ppt课件(31页)2
  《沁园春·雪》ppt课件(43页)3
  《沁园春·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毛泽东诗词的大美意象:豪迈、悲悯、宏大
  《沁园春·雪》知识点
  《沁园春·雪》ppt课件(33页)2
  《沁园春·雪》ppt课件(16页)2
  《沁园春·雪》ppt课件(13页)2
  《沁园春·雪》讲解词的知识视频素材
  《沁园春·雪》pps课件
  《沁园春·雪》ppt课件(43页)3
  《沁园春·雪》ppt课件(18页)2
  《沁园春·雪》mp4音频朗读(女声)
  《沁园春·雪》教案24
  《沁园春·雪》pptx课件(19页)
  《沁园春·雪》pptx课件(41页)2
  《沁园春·雪》课外阅读练习
  《沁园春·雪》改编作文:沁园春·考试
  《沁园春·雪》pptx课件(36页)
  《沁园春·雪》ppt课件(28页)5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